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我花了几百块钱买票,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
8月7日郑州突降暴雨,短短两个小时无数街道都被雨水淹没,堆积的雨水已经淹没了路人的双腿,所有地方都是狼藉一片。
同样在嵩山少林寺上,暴雨侵袭使得所有人都被打的措不及防。
眼瞅着大家都被淋成了落汤鸡,为了避雨大伙本能的打算进入寺内躲避。
然而面对蜂拥而进的游客,僧人们却死活不让进,50多个游客就这么硬生生挤在1米不到的地方。
然而随着事情的曝光,少林寺给出的理由更是让网友质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
据了解,最开始是有网友将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吐槽说嵩山少林寺不让进去躲雨,导致大家身上都被雨水打的湿透了。
视频一经发出迅速在网上疯传引起争议,很多不知情的网友看到视频后都纷纷质疑少林寺。
然而随着事情的发展,事情似乎也出现了惊人的翻转。
其实暴雨来的十分突然,也打的游客们猝不及防,但更让游客没想到的是嵩山少林寺毫无征兆地变了脸。
根据游客王先生表示,当时刚下雨的时候大家还没想太多,只是举着伞继续在寺庙中闲逛。
然而没一会雨水眼瞅着越下越大,甚至还伴随着狂风吹得大家都站不住脚步了,暴雨劈头盖脸砸下来,快的连气象台的红色预警追都追不上。
出于无奈,不少游客就看着空空如也的大殿想着进去躲躲雨。
然而谁承想,游客人还没走到大殿门口僧人们就慌着站门口拦截不让进去,不管游客怎么说,僧人们都表示拒绝。
理由很简单,硬邦邦的四个字:“殿内文物”。
但彼时暴雨下的实在猛烈,无奈之下游客们只能站在殿外的屋檐下,从视频中能看到,将近50多个游客在1米来宽的屋檐下,狼狈地躲着。
因为屋檐实在是太小根本没法抵挡大雨的侵袭,游客们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被雨水打的湿透了。
也正因如此王先生感觉十分气愤和无奈自己也是花了大几百来的结果被淋成了落汤鸡。
事实上整件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规矩就是规矩这道理谁都懂。
而千年古刹,保护文物自然是头等大事,若没点章法,偌大寺院岂不乱了套?这话听上去,没毛病。
可游客们很快发现,这规矩好像只对他们有效。
因为就在他们被雨水打得瑟瑟发抖时,眼睁睁看着有僧人施施然推开殿门,进去又出来,仿佛出入自家客厅。
这一幕,像一根火柴一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憋屈。
不是说文物重地,神圣不可侵犯吗?怎么僧人就可以随意进出?
在王先生看来大家都是普通人,雨淋在谁身上所有人都不舒服,可为何只拦着游客不让进去呢。
难不成难道僧人的身体是铁打的,游客的门票钱就只配买个屋檐站票?
规矩的墙,原来不是为了保护文物,而是为了隔开僧与俗,眼看这种情况,就有人不死心上前商量,说我们成年人可以在外面等,能不能先让老人和孩子进去?
只不过得到的依旧是僧人面无表情的摇头。
这一刻,冰冷的雨水,远不及心里的寒意,游客们花几百块钱买票进来,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份被尊重的契约。
结果呢,这份契约被雨水泡得稀烂,那扇对游客紧闭却对僧人敞开的大门,成了一道刺眼的分界线,照出了两种待遇。
“佛门不是讲慈悲吗?”这是王先生愤怒的一句指责,也是他心里的一句问号。
信息来源:第一现场
视频发出后迅速在网上爆火,不少网友纷纷指责少林寺的僧人不近人情,有网友直言“大家都是花钱出来玩的,为什么不能让进去呢?”
于是,无数愤怒和指责的声音冲进了少林寺的官方账号下,大家纷纷留言质问寺庙为什么不让游客进去呢?
还有网友吐槽说“所谓慈悲为怀,在这样的大暴雨期间,却没有感受到。”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寺庙也没什么错误,毕竟大殿中的确有文物,要是游客们都涌进去了万一造成文物损害,这样的责任又该谁去承担呢?
然而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就是在8月8日上午,嵩山少林寺做出回应,原来事情真相似乎并没有王先生说的那样。
据了解,因为当天的雨来的太突然谁也没有预料到,但并非王先生说的那样不让进去大殿。
根据寺方和一些知情人透露称,少林寺景区内有提供游客避雨的地方,上香处、走廊等游客可以参观的区域都是可以随便行走的。
但部分寺庙,如王先生提及的立雪亭则禁止入内这也不是针对任何人,是少林寺的规矩。
正如之前僧人说的那样,因为寺庙中有重要的文物,所以不能随便进入。
如此一来,当初还指责少林寺的部分网友也纷纷表示能理解,毕竟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又不是什么都没准备。
说白了一次小小的避雨风波,能掀起这么大的舆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它的主角是少林寺。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新住持到任仅一周的当口,人们的目光,自然会落在这位新掌舵人的身上,他要如何收拾这个残局?
这场风波,损害的绝不仅仅是当天的门票收入,而是少林寺这个金字招牌长久以来积累的无形资产公众的信任与好感。
佛门清净地,三天两头登上热搜,成为舆论的风暴眼,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上的“漏”。
它在提醒所有管理者,寺院的大门一旦向世界打开,要面对的就不再只是虔诚的香客,而是拿着手机、有着权利意识、懂得对比和评价的现代人。
如何在文物、戒律、商业和人情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是一门比少林功夫更难修炼的学问。
雨过天晴,山门依旧人来人往。
只是不知,有多少人路过那座大殿时,心里会想起那道紧闭的门,和门里门外,那个下着雨的下午。
参考资料:1.鲁中晨报:《游客吐槽入殿内避雨遭拒?少林寺回应》,2025-8-82.第一现场:《游客在少林寺遭遇暴雨工作人员却不让避雨》,2025-8-7
对此,您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赞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汇盈策略-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股票配资在线论坛-配资公司十大陷阱和套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