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杜聿明和孙立人都是国民党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俩人早年一起抗日,后来却成了死对头。杜聿明到老了还经常骂孙立人是“卖主求荣的小人”,说他根本配不上“民族英雄”的名头。这事听着奇怪,俩人明明在缅甸一起打过仗,怎么最后结这么大的仇呢?
孙立人确实是个狠人。他出生在安徽,后来考上了清华,又去美国留学,先学土木工程,后来转了军事学院。打起仗来特别能打,淞沪会战时带着部队死守阵地,被炮弹炸了13处伤,差点死在战场上。这让他一下子出了名,后来蒋介石直接让他当师长,还给他搞了个美式装备的部队。1942年在缅甸仁安羌打了一场大胜仗,救了7000多个英军,外国人夸他比德国名将隆美尔还厉害。可杜聿明偏偏看不惯他,说他太依赖老外,仗都是为了讨好英美打的。
要说两人真正闹掰,得从缅甸撤退那会儿说起。1942年日军杀过来,远征军得撤退,可怎么撤成了大问题。杜聿明坚持要带着部队回云南,走野人山那条路。这地方光听名字就知道不好惹——全是原始森林,沼泽、毒虫、瘴气样样都有。孙立人死活不同意,说这条路走不得,非得跟着英军撤到印度去。俩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干脆分道扬镳。
结果呢?杜聿明带着一万多人进野人山,差点全军覆没。路上饿死了不少,掉进沼泽的,被毒虫咬死的,到最后剩下的人不到一半。有个营地里1500多个伤员,实在拖不动了,干脆集体自焚免得拖累大部队。杜聿明后来回忆这事时特别生气,觉得是孙立人害的——要是当时都听他的撤到印度,哪至于死这么多人?可孙立人那边呢?他带着部队跟着英军一路,伤亡小了很多,后来还成了蒋介石的亲信,继续打日本。
杜聿明到老都咽不下这口气。他写回忆录、跟朋友聊天时总念叨孙立人“不顾同袍,眼里只有老外”,说人家仁安羌那仗打得再漂亮,也是为了捞功劳。可问题是,孙立人的选择真错了吗?按杜聿明的路线走,确实能保全对蒋介石的忠诚,可部队损失太大;孙立人走的路虽然显得“投靠英军”,但至少保住了战斗力。这事放在今天,谁能说清谁对谁错?
有意思的是,孙立人后来在台湾还被软禁过。有人说是蒋介石头疼他太能打,也有人说是因为杜聿明在背后告状。杜聿明晚年虽然住在大陆,但对孙立人的骂声一直没停过,甚至在公开场合说他“抢功劳、卖主子”,这事儿到现在都没个准说法。
仁安羌那仗打得漂亮,可背后藏着太多算计。杜聿明觉得孙立人背叛了中国远征军的兄弟情,孙立人可能觉得自己只是在保存有生力量。说到底,打仗不是写小说,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两人的恩怨却成了历史里解不开的疙瘩。
汇盈策略-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股票配资在线论坛-配资公司十大陷阱和套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